搜尋
蔡昆洲律師受邀「FinTech生態系研究發展聯誼會」分享全球穩定幣四大監管框架
- 尚澄法律小編
- 9小时前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本所主持律師蔡昆洲,日前榮幸受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發起之「FinTech生態系研究發展聯誼會」邀請,擔任線上金融座談會與談人。
該座談會主題為「全球穩定幣監管新態勢與台灣金融業因應」,蔡律師受邀針對子題一「國際監管趨勢比較(GENIUS、MiCA、BIS、FATF)對穩定幣合規的影響」,分享了專業洞見。
蔡律師首先指出,穩定幣的崛起雖為全球支付帶來效率,但也引發了金融穩定、消費者保護及反洗錢 (AML/CFT) 等重大風險。為此,全球監管機構正積極應對。他接著深入比較了四大關鍵監管框架:
美國 GENIUS Act:旨在為美元支付穩定幣提供清晰法規路徑,強調將其納入《銀行保密法》(BSA) 監管,並允許銀行業參與穩定幣生態。
歐盟 MiCA:作為全球首個全面框架,MiCA 對穩定幣(如資產參考代幣 ARTs 與電子貨幣代幣 EMTs)的發行方授權與儲備資產設下嚴格標準。
國際清算銀行 (BIS):從系統性風險防範角度出發,倡議「同等業務,同等風險,同等監管」原則,並傾向以央行數位貨幣 (CBDC) 作為更穩健的解決方案。
FATF:專注於 AML/CFT 防線,將穩定幣歸類為虛擬資產 (VAs),並強力要求虛擬資產服務商 (VASPs) 必須落實客戶盡職調查 (CDD) 與「旅行規則」(Travel Rule)。
蔡律師總結,全球監管正明顯朝三大核心支柱趨同:充足的儲備與穩定性、嚴格的 AML/CFT 合規,以及健全的治理與風險管理。這意味著合規已成穩定幣發展的基石,未來市場將加速整合。他建議台灣金融業應將此挑戰視為轉型契機,密切關注國際動態,強化內部合規機制,並在法規框架下審慎評估業務機會。
本所將持續關注全球數位金融的演進,致力於提供客戶最前沿的金融科技與合規專業法律服務。

留言